矢志不渝,逐梦星辰大海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回望来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突破都坚实有力:
第一次进入太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
第一次出舱行走——航天员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第一次中期驻留——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住上了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
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实践经验和伟大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
特别能吃苦
冬日的戈壁滩深处,一望无垠、寒风凛冽;夏日的荒漠,每一粒沙子都蒸腾着热气;深夜的研究室灯火通明,装配车间马达轰鸣……特殊的试验要求和繁重的研制任务,使得艰苦的工作环境成为航天人的“标配”,夜以继日的工作成为航天人的常态。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魔鬼城”罗布泊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都印刻着他们的足迹;每一个深夜里,都有他们辛劳的身影。
知道干航天苦,但航天人却甘愿吃苦。在荒凉、苦寒的荒漠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压力,终于在河西走廊上建起能够担负载人航天任务的东风航天城,并突破众多技术难关,研制开发出神舟系列飞船。
1998年1月5日,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等待他们的,是长达5年的艰苦训练。
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航天员要学58门课程、3000多个学时。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杨利伟连续两年多几乎没在晚上12点钟之前睡过觉。为了解困,他特意准备了一个特大号的杯子,里面泡满浓茶,熬不住就喝两口。
进行号称“魔鬼训练”的超重耐力训练时,离心机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旋转,人坐在里面要承受8个大气压的压力,相当于8个人压在自己身上,整个过程令人头晕目眩、呼吸困难,面部肌肉都被拉扯变了形……对于受训的航天员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的按钮,一旦感觉自己坚持不住了,只要按下这个按钮,训练马上就会终止。然而却没有一名航天员主动按下过这个按钮。多年以后,杨利伟在书中写道:“当一件事儿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
“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不单指忍受物质条件的艰苦,更包括克服身体的辛苦、战胜意志的困苦。可以说,是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毅力,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特别能战斗
在华宏所著的《航天精神》一书中,有几个情景令人难忘——
“第一颗卫星发射的时刻,动用了全国60%的通信线路,仅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就达60万人。在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心、遍及全国的卫星测控网上,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着一个值勤的民兵。”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计划,飞船着陆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草原上。通向飞船着陆场仅有一条泥泞小道。自治区领导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调集人力、物力进行抢修。修‘通天路’的消息在草原不胫而走,牧民们纷纷带上工具,自发地加入修路大军中。一条长60公里的简易公路,仅用一个月就修通了……”
载人航天事业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展现了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
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在这个极具挑战的领域,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冲锋——
2000年12月,神舟二号发射的前10天,火箭意外被撞。年过六旬的总指挥黄春平、总设计师刘竹生亲自爬上11层平台,一层一层仔细查看。4天之后,一份长达50余页的报告《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有理有据地给出了“可以正常发射”的结论。2001年1月10日,火箭把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之后,专家发现有一个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空中“追尾”事故,直接危及飞船与航天员的安全。为此,飞船研制团队立即组织科技人员修改飞行程序和软件,并进行多次仿真和试验,直至完全排除“追尾”隐患。
实践证明,“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人通过高风险挑战历练而成。如今,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往返,长征二号F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中国人的航天梦想不断向深空延展……一次次堪称完美的表现背后,是每一名航天人不懈战斗的姿态。
特别能攻关
在铸造世界一流航天工程的过程中,中国航天人也展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特殊的使命感。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随着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施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时间长达三个月;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神舟十二号创造的多个“首次”,对于中国航天而言就是一座座辉煌的里程碑。
在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时,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如今,尽管我国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是从零开始。即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地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为的是奋力追赶拉大的差距。”在临退休前又被任命为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说。
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戚发轫他们组织航天人才,日夜兼程搞科研攻关,获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成千上万名航天人扎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助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2017年7月2日,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指令下达,长征五号火箭腾起的巨大尾焰照亮夜空。几分钟后,一级飞行曲线突然下降,指控大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问题出在哪里?研制团队开始探索。
为了从上万条数据线索中找到问题原因,研制团队尝试了无数个方法,仅复飞计划就按下过两次“暂停键”。最终,研制团队仅用了28天就拿到原本需要半年生产周期的试验产品;又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
事实证明,“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孕育在中国航天工程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更发展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特别能奉献
载人航天是航天人怀着“铺路石”的初心,用生命不断探索的神圣事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圆梦,源于中国共产党作出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决策,更来自几代航天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奉献的韧劲。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航天人往往需要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700余位为祖国航天事业牺牲的烈士。没有奉献精神,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说过:“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这样,并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是为某个人的目标,而是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干自己的工作。”
“我们白天做晚上做,星期天星期六也做,过年过节也做。”回望过去的艰苦岁月,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这样说。轻描淡写的背后,却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航天员是载人航天的先锋,从接受这份神圣使命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要时刻与风险和考验为伴。除了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随时准备奉献出宝贵的生命。
2003年2月1日,正值中国航天员大队选拔首飞梯队的关键时刻,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过程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就在大家担心这会对中国航天产生负面影响之际,此次参训的14名备选航天员递交了请战书:“再大的风险也动摇不了我们征服太空的决心。”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9月27日,翟志刚打开飞船舱门,在太空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突然,轨道舱里响起急促的警报:“轨道舱火灾!”
在地面飞控大厅,工作人员听到航天员们的如下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后经确认,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误报。返回后,3名航天员道出当时的想法:“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吧!”
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为了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他们将“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深深镌刻进理想信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按计划,2021年到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将完成11次发射、3次舱段、4次货运、4次载人,到2022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就一定能逐梦更远的星辰大海,不断标注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高度。蓝图已经绘制,梦想已经起航。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和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必将激发全民族探索和创新的热情,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勇敢前进。
(本报记者 章文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彭丽) 【编辑:岳川】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18 大河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